刊名: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
主办:中国大恒公司大恒电子出版社
主管:中国科学院
ISSN:1007-9599
CN:11-3907/TP
语言:中文
周期:半月
影响因子:0
期刊分类: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
陈礼旺,好熟悉的名字。
黄梅戏曲谱、唱片、磁带、光盘、网络、报刊上经常见到他的名字。
陈礼旺,安庆市人,1944 年10 月23 日出生。兄弟姊妹四人。父亲陈新池,靠挑扁担、帮工养家糊口。大哥长大后,由二姨爹带出去谋生,后来参加了解放军,一直到全国解放才退伍回安庆工作。父亲是戏迷,喜欢唱京剧,在陈礼旺三、四岁时,父亲就常抱着他进剧场看戏了,平时嘴里总是哼着京剧唱段,其中《丁甲山》一剧净唱的“西皮摇板”[流水板]:“真宋江,假宋江,真假宋江到了俺的李逵手里就遭殃……”的唱段,父亲还亲口教过小礼旺呢(如今,陈礼旺先生对于这段唱腔张口就来,很是中听)。人小喜欢戏,学着戏里的样子,拿着家里的小木头板凳做大锤,一阵乱舞。堂轩很小,舞不开,他不管这些,还是带唱带舞。两个姐姐管不了弟弟,只好抱着头躲开。那时看戏,小孩子不买票,大人带进去,他常挤在人堆里看,不吵不闹,非常懂事,就是“戏尾子”看了也很过瘾……
家里吃饭人多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父亲在米店帮工时,每月只有三块大洋的工钱,而父亲性格不急不躁,他常说:“早上没饭吃,晚上还有马骑嘞。”说的是早上穷得没饭吃,晚上说不定还能发财,日子总得慢慢过。母亲朱惠兰,家庭主妇,操持家务总是没得闲。她喜欢黄梅调,舍不得花钱,很少进剧场看戏,有时路过戏院,她站下来听戏,听多了,学会了唱许多唱段,也知道很多戏班“趣闻”:某某某原来是漆匠;某某某六岁登台,六岁唱红等等。黄梅调:“清(来)早起开柴门(呐)乌鸦飞过……”老[平词]起板句唱得是原汁原味。母亲勤劳,一刻不停地忙家务,在打鞋底、补衣服、抹桌子时就唱,唱得叶青,唱得日落,唱得贫苦生活似乎也有了点味道。
母亲经常说:“争的不香”“穷不失志”“穷人的孩子苦读书”“出门要有礼貌”“见到大人要喊”“别人敬你一尺,你要敬人一丈”等等,并伴随着某个故事讲出来,小礼旺常听得“出神”!
平地一声惊雷!1949 年底,安庆刚解放,可家里真正的顶梁柱倒了,父亲在42 岁时得病去世了。那时,陈礼旺才5 岁。有人说,父亲的病,如果有钱是可以医治好的,可是家里偏偏没钱。没钱治病,眼巴巴地看着父亲走了,走得很无奈,也很痛苦。42 岁,很年轻,劳累一辈子,带着无尽的牵挂含泪走了。家里实在太穷,因哥哥是军人,陈礼旺家是军属,所以国家出钱安葬了父亲。父亲葬在“马山”上,没钱买碑,只好立一块小木牌子,过了几年,找不到坟……说到这里,陈礼旺先生眼睛红了,他说,这是他一辈子的痛。记得母亲带着他到“马山”找不到父亲的坟,清明时只好找一个大概的地方烧纸上香。父亲走后,千斤重担一下子落在母亲的肩上:炎炎夏日带着大姐姐上街卖冰棒、过江收鸡蛋;寒冬腊月,给人洗衣、洗被子。母亲饭菜烧得可口,上海工程队来安庆施工时,经人介绍,母亲给他们烧过饭;母亲还在北门口饭店、墨子巷口“来安旅社”打过工;在仓库补麻袋,什么活都做。大姐姐当过佣人、童养媳(在江对岸“东流”);小姐姐帮二母舅摆“京货摊”;亲戚叫母亲把小儿子送到江南八都山去,母亲舍不得,始终把小儿子留在身边带着干活。
安庆解放那天,母亲牵着他,到北门城门口,在进城的队伍中,寻找着大哥。后来打听清楚了,大哥在别的部队里。在解放时,“军属家庭”获得了政府100 斤小米的救济,并能免费看病、吃药。
不知不觉,陈礼旺7 岁了。亲戚说,哥哥在战场上,弟弟一定要读书。母亲看了一眼两个姐姐,她们俩都没读书。母亲决定再困难也要让小礼旺读书。她用布头子缝了一个书包,买了两本本子,一支铅笔,在申请到学杂费全免后,陈礼旺高高兴兴地背起书包上学校读书了。在墨子巷小学时,《打猪草》《闹花灯》的改编者郑立松的爱人斯华云就是他的授课老师之一。陈礼旺人虽小,但穷人的孩子懂事早,他知道读书不易。在学校摇头晃脑地读书,在家里闭着眼睛背书,渐渐地他离不开书了,觉得念书有味道,一有空就学习。有段时间,小礼旺出麻疹,停学40 天,在家休息的日子里,他还不忘读书。期末考试,他居然考了全班第一名,学校奖了一本大本子和一支带橡皮头的铅笔。有个同学不服,在放学的路上,将本子和铅笔抢走了。小礼旺性格倔犟,“我得的奖励,你凭什么抢去?”他来回追了同学几条街巷,硬把本子和铅笔夺了回来。
文章来源:《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》 网址: http://www.jsjgprjyyy.cn/qikandaodu/2021/0624/1414.html
上一篇:光盘打卡引领新食尚苏师青年共建节约型校园
下一篇: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